本周全球的注意力都在香港的抗议活动身上,此次动荡对这座亚洲第一金融城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数万香港居民走上街头,参加民主运动,要求获取在 2017 年普选中选举行政长官的权利。
此次运动从学生罢课开始,现在已经演变成这座城市几十年来最大的一场民间运动,被称为”雨伞革命“。普通公民(其中一些与青少年一起)走上街头,呼吁选举改革。
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示威活动不同,拥有高度公民意识的抗议者并没有任何反商业的日程安排。他们严格遵守非暴力原则;不袭扰零售商店,而且因抗议活动所造成不便的道歉标语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努力工作,每天清理街道,捡拾垃圾,并分类回收,清除抗议者的涂鸦,创建运输车道,确保紧急车辆顺利通行。其中一些甚至还提供各种免费服务,从理发、按摩、咨询和法律服务到为学生街头授课等。
经济发展如何?
尽管可以感受到抗议活动所立即带来的不利市场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一下此次活动从根本上对这座城市经济的长期影响。香港作为全球化城市和国际商业中心的优势在于这座城市拥有能确保透明、易于做生意和坚持法治的体制。只要这座城市的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的独立性完好无损,其长期前景依然乐观,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能得到保障。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发挥着贸易促进者的作用。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这座城市是投资中国大陆的门户,因为这里的长期法治环境可提供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仅去年一年,香港就占到中国大陆所获取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三分之二。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发挥着贸易促进者的作用。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这座城市是投资中国大陆的门户,因为这里的长期法治环境可提供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仅去年一年,香港就占到中国大陆所获取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三分之二。
更早前,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大陆开放之初,香港制造商便是首批进军大陆市场的投资者,开启了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奇迹。
中国大陆对香港同样重要,来自中国大陆的旅游和零售支出占香港 GDP 的约 10%;香港出口的一半前往中国大陆,其银行资产的五分之一是中国大陆客户的贷款。由于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对双方来说唯一符合逻辑的解决方案就是维持现状,坚持 17 年前为统一奠定基础的“一国两制”原则。
在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人们都和往常一样开展商业活动,白天去上班,下班后前往主要的示威地点。由于学生领袖同意与政府官员会谈,这场民主运动预计将朝着更加理性方向发展。
这座亚洲的世界之都好运再临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