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 — 在亚洲提供建设资金与投资机会的新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 6 月 29 日正式成立。TMF Group 的亚太区主管讨论了这家新银行将如何运作,从而为区内带来增长与发展。

中国政府在 2013 年底首度倡议设立一个以亚洲区域为中心,重点支持区内能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多边金融机构。不到两年时间,分布遍及南美、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 50 个成员国,便共同签署了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协定章程。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涵盖全球 20 个最大经济体的其中16个(美国、日本、加拿大及墨西哥除外),以及欧洲联盟 10 个最大经济体的其中9个(比利时除外)。

亚投行宪章的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而宪章中就亚投行的治理架构、决策过程、股权结构及初始资本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亚投行的总部设于中国的首都北京,而该行计划在今年底开始投入运作,法定股本为 1000 亿美元。由于亚投行的重点是支持亚洲区的发展,因此其 75% 的股权是由区内(包括亚洲及大洋洲)的成员国所持有,作为对所有权的一种体现;而股权的分配,则分别以该行的域内成员国及域外成员国的经济规模份额为基础。

中国(亚洲区的最大经济体)在亚投行出资达 297 亿美元,是该行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该行 30.34% 的股权。紧随其后的,是印度(8.52%)、俄罗斯(6.66%)、德国(4.57%)、韩国(3.81%)、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及英国。亚投行的前三大股东,在该行的董事会中将拥有永久代表席次,而中国在亚投行拥有的26.06% 投票权,是由其基本投票权、股份投票权及创始成员投票权的总和所构成。

在亚洲区的 50 个国家中,已有 33 个加入了亚投行作为创始成员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而它们的共同愿望是全面开拓其本国经济。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此等开发项目往往需要动用庞大资金。亚洲开发银行曾经作出估计,要维持亚洲区从 2010 年至 2020 年的经济增长,该区大约需要投放 8 万亿美元于区内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 2600 亿美元于泛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各地域之间的连通,将会为亚洲的经济带来 13 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

然而,要将亚洲欠发达的地区建设起来,最迫切的问题是资金的到位。对于亚洲区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庞大需求,任何现有的金融机构都无法予以满足,因为这大大超乎它们的能力所及。例如,亚洲开发银行在每个新贷款年度,仅可提供大约 130 亿美元的新资金。因此,尽管亚洲开发银行已在亚洲区服务了 48 年,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融资正面临一个正在不断增大的缺口。此外,在亚洲区进行的经济合作计划,往往是将重点放在灾害应急及根除贫穷之上,而忽视了国家的发展。

有鉴于此,亚投行的成立,就是为了填补这个在亚洲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亚投行的 1000 亿美元法定股本,马上形成了一个庞大资金来源,其金额相当于亚洲开发银行 1650 亿美元股本基础的大约三分之二。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实非一个零和游戏,因此亚投行的成立,不应被看作是对亚洲开发银行在亚洲区所扮演角色之挑战。以亚洲开发银行目前的能力来说,它显然不足以应付亚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庞大资金需求。亚投行可以与亚洲开发银行及世界银行共同合作,协调亚洲区内的投资流向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

亚投行的此等宗旨,获得了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领导人的积极回响。世界银行集团总裁金墉(Kim Yong Jim)说﹕“亚投行将会与我们以及其他开发银行共同携手,致力应对有助消除贫穷、减少不平等、促进繁荣共享的庞大基础设施需求。”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Takehiko Nakao)称:“亚洲开发银行致力于与亚投行保持密切合作和进行共同融资,并通过运用我们在亚洲区的长期服务经验及专门知识,应对该区所面临的庞大基础设施需求。亚洲开发银行将会继续分享其必要信息,并寻找可供进行共同融资的具体项目”。

在亚投行宪章的签署仪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认,在中国过去 30 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上,这两家银行确是贡献良多。习近平主席补充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我们愿意为世界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由于中国目前已经是亚洲区的最大经济体,因此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信心,承担促进亚洲经济增长的重大责任。

随着亚投行为基础设施建设而提供的资金逐渐到位,亚洲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更见光明。尽管外国投资者在亚洲区拥有许多投资机遇,但归根究底,对当地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是关键。

了解更多关于在亚太区营商的情况

与我们联系

如您希望了解我们的专家能如何协助您拓展业务,欢迎与我们联系。如您希望获取更多资讯或有任何疑问,也欢迎您进行咨询。

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