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营商

日本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也是领先的创新中心,其商业和居住环境极具吸引力。然而,仍有挑战需要应对,包括本地语言要求、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日本独特的职场文化。
日本,也称“日本国”,是亚洲东北部一个人口稠密的岛国。按名义GDP计算,日本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在人口规模上居世界第十二位。
制造业是日本经济的关键支柱,其中汽车和电子产业尤为重要。金融服务业也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日本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
实事快读:日本 |
|
TMF Group的《全球商业复杂性指数》(GBCI) 显示,日本的商业复杂性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本地语言要求以及复杂的银行体系。企业进军日本市场时,务必先深入了解其经济环境和规制商业活动的相关法规。
在日本营商的优势
日本拥有稳定的政治体系和繁荣的营商环境,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金融体系可靠。这为商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在全球计算机和电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跑者,特别是在电子、机器人技术和制造业方面。企业还能接触到技术娴熟、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日本在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在绿色增长指数中位居亚洲榜首。
日本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对高端商品和服务有较强偏好。许多企业正是被日本这一成熟的消费群体所吸引,将其作为业务测试地。近半数(49%)企业表示,日本作为测试市场颇具吸引力, 41%的企业认为日本为企业扩张提供了良好环境。
日本拥有发达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地铁、机场、港口和仓库,支持各类商品和服务的分销。日本还是区域门户,可通往更广阔的亚太市场。
在日本投资的考量因素
鉴于日本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其已成为越来越受外国投资者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的一项调查发现,日本在西方和亚洲企业中均享有盛誉。日本完善的法律体系(如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包括研发税收抵免政策——一项支持日本研发投资的动态计划)吸引了众多企业。
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外国直接投资(FDI)。2024年,日本政府指定了四个地区作为特区,促进国内外金融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新入驻和扩张,以进一步吸引外资。
政府旨在通过放宽管制措施(如允许企业仅用英文完成行政手续和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将这些特区发展成为金融中心。这四个地区分别是札幌(北海道)、东京、大阪和福冈。
美国对日投资尤为活跃,其外国直接投资占比在日本外资中位居首位。
在日本营商的实用建议
日本独特的商业礼仪和文化因素使得进入该市场颇具挑战。
礼貌与敏感是日本商业文化的核心,相较于西方人士,日本人往往更为正式。商业交往深受社会结构影响,形成了在会议和交易过程中特定的行为方式。
建立信任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但鉴于日本能流利使用英语的人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文件均为日文,因此建立这种关系颇具难度。
日本职场文化:注意事项
宜:
- 提前抵达。日本人的时间观念极强,至少提前10分钟到达会面地点是常态,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 充分准备。携带文件和名片是面向对方的常见礼貌行为,且会议期间各方通常会认真做笔记
- 注意名片礼仪。名片交换顺序从高层开始,依次向下;名片需用双手递接,并伴以简短鞠躬,如同问候或致谢
忌:
- 直接质疑高层。尤其是在众人面前——日本层级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 拒绝晚餐或饮酒邀请。在日本,下班后的社交活动是建立信任商业关系的关键环节
- 自夸或自我吹嘘。谦逊是日本的核心美德——自夸或过度吹嘘自己的同事均不被认可
进入日本市场时,了解日本的肢体语言、谈判风格和商业道德是一大优势。因此,建议与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
另一个需谨慎考虑的方面是日本的银行体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独特关系往往是经过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这对新企业而言是种挑战。日本的银行通常还是合作企业的股东,进一步表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无法一蹴而就。
日本的合规性和监管环境
日本的监管框架往往错综复杂,法律和合规要求因行业、地区乃至企业规模而异。
如前所述,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日本政府已设立特区,通过一系列放宽管制措施减轻外国企业的负担。
政府还在持续加强法律框架,以更有效地执行反洗钱(AML)措施。这包括修订《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以提高客户尽职调查要求。日本金融厅(FSA),作为该国主要的金融服务监管机构,也在其年度政策报告中将反洗钱措施列为首要任务。
符合特定条件的公司可自愿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除IFRS外,日本上市公司还可采用日本公认会计原则(GAAP)(由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发布)、日本修正国际准则(JMIS)或美国GAAP。对于税务申报,非上市公司通常遵循日本GAAP编制财务报表。
在日本应对法律和合规要求需精心规划、密切监控监管法规的变化,并借助本地专业力量。
日本的税务考量
日本的标准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3.2%,适用于股本超过1亿日元的普通公司。
中小型公司(股本为1亿日元或以下)的应税收入在800万日元及以下部分按15%的税率征税,超过800万日元的部分则按23.2%的税率征税。
公司还需缴纳地方公司税、企业税、特殊法人事业税和地方居民税,税率因公司规模和所在地而异。
此外,还需考虑10%的消费税,且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需缴纳20%的预扣税。
日本国税厅根据通用报告准则(CRS)与已签署税收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共享信息。共享的信息包括银行账户详情、利息、股息和薪酬。
日本的人才招聘和管理
日本的《劳动标准法》适用于日本所有员工,规定了劳动合同的条款和条件,如工资、工作时间、法定假日和带薪休假、工会和离职补偿等。
最低工资由各都道府县确定,因地区而异,东京最高,为每小时1163日元(截至2024年10月)。日本实行强制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医疗、退休、失业和工伤福利。雇主和员工均须向社会保障计划缴纳强制性供款。
在招聘过程中,合同有无固定期限皆可。固定期限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在日本经营的公司还需注意,员工可通过请求工会启动集体谈判程序,迫使雇主停止采取某些行动。
日本政府持续推行吸引外国技能人才的政策,以提升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效率。外国员工需持有有效的工作许可和工作签证方可在日本生活和工作。雇佣外国人的雇主必须在雇佣时和雇佣终止时向厚生劳动省通知该外国人的详细信息。
在日本设立企业
外国投资者在日本设立公司时,可以从多种商业代表形式中进行选择。
这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kabushiki kaisha),成立时需至少有一名股东和一名代表董事(可为同一人);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限会社/godo kaisha),成员的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
了解在日本设立公司的可用选项, 有助于公司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常见问题
在日本经商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来自本国或第三国的高度竞争、众多监管障碍和独特的文化因素,使得日本成为一个难以进入的市场。因此,在进入日本市场时,获得本地支持可能是一大优势。
在日本经商需应对诸多挑战,包括英语流利人才稀缺(这可能增加建立商业关系的难度)和复杂的银行体系。公司首先需熟悉 在日本营商的主要挑战, 以便制定适当的策略加以克服。
外国人可以在日本设立企业吗?
可以。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并设立了特区,采取一系列放宽管制措施以吸引外国公司。外国人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在日本拥有个人银行账户,或拥有一名具备此类账户的董事及注册地址。
外国投资者在日本设立公司时,可从多种商业代表形式中进行选择。
外国人在日本工作需要签证吗?
需要。政府热衷于吸引外国技能人才,以提升国家经济的效率。外国员工需持有有效的工作许可和工作签证方可在日本生活和工作。
外国公民首先需通过潜在雇主或自行向日本移民局申请并获得资格证明书。
然后,外国公民需在其居住国的日本领事馆或大使馆申请并获得签证。在获得签证后,外国公民抵达日本时需出示资格证明书,以便在签证上加盖入境许可印章及领取居民卡。
获取我们的深度指南,了解更多在日本营商的信息。
立即获取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