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已发布
02 十月 2025
阅读时长
5 分钟

私募基金运营前瞻布局的五大考量因素

为应对当下挑战并为未来做好准备,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跳出短期权宜之计,转而将韧性嵌入组织架构。这要求将合规与风险管理视为业务的战略支柱,而非战术职能。

但这往往知易行难。各主要市场的监管义务持续增加。网络威胁不断升级。地缘政治不稳定引发波动,而运营与合规成本攀升则挤压了利润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对运营基础设施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对基金绩效的关注。

越能有效将韧性嵌入组织的公司,越能吸引机构资本。下文将探讨资产管理人当前应优先聚焦的五个重点。

1. 将合规贯穿于整个组织

如今,从交易发起、估值到投资者报告,监管涉及投资公司的各项职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私募基金顾问规则、欧洲的《数字运营韧性法案》(DORA)和新版《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NIS2),以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等不断完善的隐私制度,都表明相关义务如今已涵盖治理、数据保护和运营韧性三大领域。

许多管理人往往只是被动应对这些规则,形式化地完成合规任务。这种做法不仅会留下合规漏洞,还会损害其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心中的公信力。与之不同,注重运营的管理人会将合规贯穿于整个组织,将其嵌入治理架构和投资决策之中。

投资者进行评估时,越来越多地将运营基础设施与过往业绩一并考量。这意味着,合规工作不应仅由首席合规官或法务团队负责。交易团队应接受培训,以理解新监管要求对交易架构的影响。估值委员会在审查估值方法时,应将合规纳入考量。投资者关系专员应熟悉披露义务,以便与有限合伙人透明地沟通。将合规嵌入整个组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如果缺乏合适的工具,就会导致成本偏高、效率低下。而投资监管科技(RegTech),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切入点。

2. 投资监管科技与自动化

合规成本持续上升,以自动化取代人工流程的紧迫性也在增加。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为履行监管义务,74%的资产管理人计划增加技术应用。

采用监管科技和自动化可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向投资者展示公司的机构级基础设施。这一信号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运营尽职调查已变得与投资尽职调查同样严格的当下。投资者越来越希望确保,估值、绩效报告和监管申报所依据的数据准确、一致且及时。

然而,对许多公司而言,在内部搭建中后台系统并组建相应团队并不现实。因此,它们会选择与服务提供商合作,由对方通过外包解决方案提供专业能力和技术支持。科技虽能简化监管复杂性,但也会带来漏洞。因此,接下来的重点是投资网络防御。

3. 投资网络防御

网络风险已成为私募基金面临的重大威胁,国际监管机构也对合规与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欧洲的DORA要求公司证明自身能够抵御、应对网络事件并从中恢复。

对于私募基金而言,网络韧性的真正考验,在于公司能否展现出充足的准备状态。如今投资者在选择管理人的过程中,希望看到具体政策和董事会监督机制等网络治理的证据。如果基金管理人能够提供涵盖预防、检测和恢复的网络政策,便更能让投资者相信其有能力保护敏感的财务和个人数据,最终成为筹资时的差异化优势,助力管理人在竞争中更具主动权。

4. 构建运营敏捷性

国际形势依然动荡。虽然管理人无法控制外部事件,但他们可以在运营中展现敏捷性。投资者会密切关注管理人应对突发监管变化的表现,例如会考察报告是否依然准确、资本是否仍能得到战略部署或留存。

构建运营敏捷性需要合适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先进的工作流平台使管理人能够实时追踪流程,为内部团队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任务和项目进度的透明可视能力,进而提高效率并改善沟通。集中式报告系统能够将多个来源的数据整合到单一视图中,减少重复劳动,同时加快决策速度。这些功能不仅能提升透明度,还能优化内部效率,使管理人能够在市场变化或新合规要求出台时迅速调整。

5. 将外包视为战略优势

能够在内部构建强大的合规、网络安全和监管报告职能的基金管理人并不多。因为这类职能涉及范围广,且行业变化节奏快。如今,管理人将外包视为一种战略手段。

与可信赖的服务提供商合作,管理人可获得深厚的专业能力、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和跨境知识。这不仅减少了内部招聘和培训稀缺人才的需求,还能满足监管和投资者报告的时间要求。外包也能减轻高管团队的压力,尤其是首席财务官和首席合规官,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增值活动。

外包模式的灵活性也在提高,管理人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有些管理人倾向于完全外包的基金行政管理, 将全部职能交由外部服务商,以提升效率并获得全球服务覆盖。另一些管理人则采用协力外包模式, 由管理人的内部团队与基金行政服务商分担职责。协力外包使公司能够直接控制某些高互动性活动,如维护投资者关系,但在监管申报和基金行政管理等领域则依靠外部专业力量。这种混合模式对规模较大的管理人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既能保证内部监督,又能享有外包的可扩展性和专业性。另一种越来越受中型和成长阶段管理人青睐的外包模式是团队转移模式。在这种服务模式下,值得信赖的基金行政管理合作伙伴会吸收管理人的后台团队,帮助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更具敏捷性,且能更聚焦核心业务。

韧性是成功的基石

当前环境下,私募基金面临的压力真实存在且持续上升。在TMF Group看来,韧性已成为募资的关键要素。通过将韧性嵌入运营模式,私募基金管理人能够将当下的挑战转化为明日的机遇,为实现长期成功奠定基础。

基金设立与管理
房地产基金面临压力:适应高利率、低收益的环境

房地产基金正面临利率上升和收益下降的局面。探索国际管理人如何调整策略、提升效率并与有限合伙人(LP)建立牢固关系。

探索主题
基金设立与管理
不再局限于前台——团队转移如何改变基金运营

了解后台团队转移如何帮助私募投资公司降低成本、满足投资者需求,并在复杂环境中简化运营。

探索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