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私募股权融资市场洞察:亚洲私营企业成为“吸金王”

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都在瞄准时机进入亚洲私募股权市场,这并不令人意外——亚洲是大量私营企业的大本营,但这些私营企业的潜力尚未被激发,还未成为区域性企业,更不用说全球性的企业了。

2018年,亚太地区私募基金融资蓬勃发展。根据知名行业杂志《国际私募股权》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融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九月底的前三季度,亚太地区净资本流入额预计高达378亿美元,而当地在2017年全年的融资额也仅为377亿美元。

TMF Group新加坡私募股权、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分区总监Rajindar Singh对此发表评论时说道:“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四期募资106亿美元,凯雷亚洲基金V募资金额也达到了65.5亿美元。这说明投资者仍不断将资金投放在私募股权领域的顶级公司。”

亚太地区私募赛道火热,区域与国际玩家纷纷涌入

当前,区域性私募股权玩家,往往主宰着亚太地区的资金募集,如上述提及的高瓴资本以及太盟投资集团(PAG)。但是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大牌私募股权机构,例如科尔伯格·克拉维斯(KKR)和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在亚太地区也有亮眼表现。就融资能力而言,私募巨头TPG旗下亚洲创投基金TPG AsiaVII完成46亿美元融资,而TPG亚洲并购基金也在过去十年中募集超过40亿美元,成为第四大美国投资机构。

对此,Singh解释道:“只要过往投资记录可靠,亚洲机构投资者并不特别在意管理其基金的是本地性还是全球性的资本机构。我们在与一些私募机构客户的管理者和出资人交谈时,发现他们之间信任度很高,这对新发私募和地产基金筹集资本大有裨益。要判断某支基金是否能够脱颖而出吸引到投资者,看看基金经理对地产基金知识有多了解就好。例如,有的基金经理曾在全球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工作,而后选择创立自己的公司。然而,即时他们在担任全球基金经理时成绩斐然,也不能保证他们创立的公司也会有这样亮眼的成绩,某些基金经理的公司仅仅存活一两年就杳无音讯了。这说明,无论是平台、团队、历史投资回报率还是业绩,都是吸引潜在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有趣的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十只私募基金中,有六只专注于亚洲市场投资。根据投资数据平台Preqin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36只专注亚洲市场的基金共筹集到250亿美元的资本,是欧洲市场的2.5倍(欧洲的39只基金在该季度筹集到100亿美元)。除去美国,亚洲是全球和地区性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主要融资中心。

未投基金数额超过历史记录,投资方向日渐多元化

相对于其它资产类别来说,私募股权表现良好,引起了大量出资人的兴趣,尤其是全球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当有新发基金上市时,出资人总担心会错失良机,知名机构的基金更是如此。这也造就未投资金创下超过1万亿美元的新纪录。与此同时,资本机构的合伙人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把资金投入到最具前景的交易当中。

市场上尤其是在科技行业中,一直存在着被投企业的市值之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私募市场。以日本互联网巨头软银集团为例,据彭博社报道,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已直接向科技公司投资逾700亿美元,而且没有丝毫减少投资的迹象。

Singh评论道: “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取得的非凡成绩,是前些年难以比拟的。” 他同时指出,在过去几年中,某些全球性私募股权机构在亚洲取得成功,归功于其稳健的业绩增长记录,越专注于区域化的投资策略,在亚洲的融资过程往往就越容易。“如果他们只关注某些国家或某些行业,比如针对投资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那么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出资人所需时间就会更长。我们有一名在私募股权行业领先的客户,在印度的物流或仓库行业成功完成了两个基金的募集更吸引了一系列主流养老基金出资。”

一些全球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在投资不良资产中寻求发展机遇。这些机构从印度金融机构购买不良资产,并提高公司资产价值,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升值回报。TMF Group也已经开始关注类似特定行业和国家基金。 

亚洲私企释放巨大潜力,细分市场领域本土投资机构有较大优势

Preqin 2019年融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推出的290只地产私募基金中,大约有25%集中在亚太地区。投资者正在寻找处于早期阶段的成长型基金、二级基金、收购基金以及私人债务基金。但是,私募股权仍是投资者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尽管如此,2019年的投资市场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我们看见中国正在收紧流动性,而且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也在不断升级,很多企业的估值也受到了影响。这些都给基金合伙人在未来创造回报满足投资者预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今年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在投资方向上,许多私募股权投资集团也在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在投资大量未投基金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

事实上,不仅仅是亚洲,全球市场的情况都是如此。中国和印度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新兴中产阶级不断崛起,科技进步成果斐然——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江淮汽车和江铃新能源引领的电动汽车革命——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都在瞄准时机进入亚洲私募股权市场,这并不令人意外——亚洲是大量私营企业的大本营,但这些私营企业的潜力尚未被激发,还未成为区域性企业,更不用说全球性的企业了。对任何一个充满壮志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来说,此刻在亚洲地区进行投资都令人激动,充满斗志。

Singh表示: “除了中国和印度以外,我们接触过的一些基金经理正在密切关注像韩国和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从中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新兴市场中,越南和印尼也很受欢迎。以印尼为例,私募股权集团正在伺机观察,等待4月份印尼总统大选后的情况尘埃落定。目前来看,印尼的市场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在消费者和金融领域。全球私募股权投资经理的泛亚战略也会特别考虑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国家;而地区经理则倾向于针对具体国家,或选择专注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或北亚(中国、日本、韩国)。”

在这方面,本地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在争取相同投资者的投资时,表现出了与全球大型企业不同的一面。他们能够挖掘更多细分市场领域,展现出在特定行业里的专业技能,而在这些市场中,足够了解当地情况才能发掘出优秀的公司并进行融资。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方面来看(例如代表客户对标的投资组合公司进行估值),亚洲私募股权市场未来仍有大幅的增长空间。

Singh总结道: “TMF Group拥有强大的全球网络和科技,在全球超过90个司法管辖区设有办事处。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我们得以持续在区域中脱颖而出,奠定强大的价值定位。我们在亚太区积累了深厚的本地经验,可以根据私募股权和房地产客户的全球资金需求,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展望2019年及未来,我们将持续专注于区域的中小型私募股权及房地产经理,观察资本行业的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宝贵的见解。”

欲了解更多基金市场信息,欢迎与TMF Group联系